近日,漳州市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创新帮扶模式,通过结对帮扶机制,成功推动帮扶村面粉厂正式投产运营。这一举措不仅为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,更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,让村民切实享受到帮扶政策带来的实惠。
漳州市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立足自身职能优势,深入了解帮扶村实际情况,发现该村具有优质的粮食种植资源,但缺乏深加工能力。为此,中心积极协调资金、技术等资源,帮助村里建起了标准化面粉厂。该面粉厂引进了先进的生产设备,采用科学的管理模式,既保证了产品质量,又提高了生产效率。
更重要的是,面粉厂的投产运营为村民创造了稳定的就业机会。目前,已有30余名村民在厂内实现就业,其中包括多名贫困户。通过技术培训和岗位安排,村民们不仅获得了稳定的收入来源,还掌握了新的职业技能,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面粉厂还建立了"公司+农户"的经营模式,与当地农户签订了小麦收购协议,既保障了原料供应,又提高了农户的种植收益。这种产业链式的帮扶模式,实现了从"输血"到"造血"的转变,增强了村庄的自我发展能力。
漳州市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将继续发挥人力资源优势,为面粉厂提供人才培训、市场拓展等后续服务,同时总结推广这一成功经验,探索更多切实可行的帮扶路径,让更多村民从中受益。
这一创新帮扶模式不仅彰显了政府部门服务基层、惠及民生的责任担当,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。通过精准对接资源、产业带动就业,真正实现了结对帮扶的预期目标,让村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实惠。